反驳进化论二- 第十一章-- 争论:性的进化

06 六 2016
3951 次数

这是反驳进化论(Refuting Evolution)一书的续篇,目的是反驳用来支持进化论的最近期论据。

 

作者:乔纳森.萨法蒂博士(Jonathan Sarfati,Ph.D.)和迈克尔.马修斯(Michael Matthews
译者:黄逸恒博士(Felix Wong, Ph.D.)

争论:性的进化

 

 

进化论者称:「一个所谓的进化论中的难题——性,其实可以很容易解释。」

 

最先发表于《反驳进化论2》第十一章
原文见Refuting Evolution 2 - Chapter 11 - Argument: Evolution of sex

PBS电视台的「进化论」系列片第五集,是基督教与进化论冲突中最具说明性的实例之一。这集的题目是「为何有性?」进化论者通常的宣传是「科学」(假定为进化论)是关于事实/证据或「如何」发问,而宗教才是关于价值/信念/道德或「为何」发问。如本书第二章所述,这样区分是错误的,这集节目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这里,进化论心理学直指性的道德层面。

这一集花很多时间来讨论一个功能完善的有性生殖系统的好处,但错误地暗示这已经充分地解释了性的由来。

性被说成比生命更重要,因为性能够让基因传宗接代。 PBS电视台大量引用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进化论遗传学家罗伯特.维曾刻(Robert Vrijenhoek)关于有性繁殖的论述:

那就是我们的永生。我们借此与未来的人类相连接,也借此与既往的祖先相交通。借此而接续的祖先曾经是鱼,再往远处延伸是原虫,再往远处延伸是细菌。 [PBS电视台「进化论」系列第五集]

当然电视系列只是宣称有这种关联,其凭据只是根据一些共同特征而做出的似是而非的推论(请看第六章) 。这里也可看到进化论如何冲击着宗教,尽管他们主张两者相互兼容(请看第二章)。维曾刻(Vrijenhoek)暗示永生与个体的生存毫无关系。

 

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

 

PBS的电视片把镜头带到德克萨斯。在那里,科学家研究过一些蜥蜴,这些蜥蜴全是雌性。它们会产卵,卵也会孵化,下一代全都是母亲的复制品。这个过程叫做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这个字的字根来自希腊文parthenos(童女)和拉丁文genesis(希腊文gignesthai 被诞生)。蜥蜴的孤雌生殖看来运作得非常好,所以为何需要性呢?

 

有性繁殖的不利因素

 

该节目承认性确实有许多不利之处,例如只有50%的基因传给后代。这意味着一个有利突变有50%可能性会流失。在一个穏定的群体中(即个体数量保持不变),平均每个个体留下一个后代,那么无性繁殖把基因传给后代的效率就是有性繁殖的两倍。性也意味着,最佳基因构型从来不能完整地传给下一代。

有性生殖需要维持性器官,并要维持一种机制以避免男性免疫系统去破坏他的(与自己基因不相同)的精子,还要避免女性免疫系统破坏外来的精子或她(在胎生生物里)怀孕的下一代,这都是有生物学代价的。在后面一节(性的选择)可以看到,性炫耀有时是繁琐的,并让个体承担一定的风险。在胎生的情况下,雌性动物显然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体力去携带幼仔。寻找配偶需要精力,否则生物体在死亡之前就没有机会将基因传留;再者,如果一个性别被消灭,整个物种就会灭绝。考虑到像细菌这样的无性生物繁殖得如此迅速,有性繁殖实在是麻烦重重。

蜥蜴的孤雌生殖让解说员提出一个问题:「突竟需不需要雄性?」一半的食物被雄性吃掉,但群体中只有另一半(雌性)直接参与生育。在无性繁殖,所有成员都直接生产下一代。

 

有性繁殖的有利因素

 

既然有性繁殖的物种也运作良好,雄性一定有他的作用。电视片又转向墨西哥索诺拉的一个池塘,其中居住着一种桃花鱼, 这种鱼既有有性繁殖的个体,也有无性繁殖的个体。桃花鱼受到一种寄生虫感染,引致黑斑病。 PBS又引用遗传学家维曾刻的话,他说有性繁殖的桃花鱼比无性繁殖的个体抵抗力强。

研究人员引用《红女王的假设》,这是李.云.瓦伦(Lee van Vale)的发明。 《走进镜子里》的爱丽丝与红女王一同奔跑,女王称她们需要努力奔跑才能维持原位。进化据称就是一项比赛,无性繁殖的桃花鱼,只生产复制品,停止了进化,就容易受打击。但有性繁殖的桃花鱼,由于形成了很多变异,就成了一个移动的目标。但另有进化论学者说:「红女王的概念只是为动物学上的一个谜团起了一个可爱的的名字而已。」1

当干旱杀死了所有的桃花鱼时,这个漂亮的假说似乎受到了质疑。在水池里再度自然长起的桃花鱼中,寄生虫首先杀死了有性繁殖的个体。然而人类引入的有性繁殖的桃花鱼仍然是抗病力最强的。天然引入的群体原来是近亲交配而来,所以失去了变异的益处。

所以变异似乎是最主要的收益,为此值得付出代价,包括只传递50%的基因,以及雄性个体的诸多不利因素。有性繁殖还有一个益处,即在不需要群体代价(个体死亡)的情况下也有50%的机会淘汰掉一个有害突变。

 

有益解释不了起源

 

创造论者能够解释,在一个理想的、基因多样化的群体里,一个最初就功能完善的有性生殖系统是如何起源的。一旦这些机制已经存在了,它们就有这些裨益。但是仅仅有这些裨益丝毫无助于解释他们是如何从无到有构建起来的。那些假想中的过渡类形其实高度不利,所以自然选择会淘汰它们。在很多情况下,雄性与雌性生殖器官需要精密调配,以求相互契合,就是说,它们不可能是各自独立地进化而来。

 

性的进化?

 

这一集电视节目中有一段有趣的卡通,画着两个带眼的单细生胞亲吻并交换基因。解说员​​旁白:

「随机改变产生了一个又小又快的生物,这在进化上是有利的。带有这样的生殖细胞的生物体叫做雄性。它们的目标是要寻找具备另一种特质——能提供生命所需营养的生物体。那些就叫做雌性。这些早期的先驱们演变成了精子和卵子。」[PBS电视台的「进化论」系列第五集]

且慢,乖巧的动画不能代替证据,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节目又从所谓的雄性和雌性单细胞生物跳跃到拥有类似细胞的多细胞生物。旁白继续:

「雄性个体制造数以百万计的精子。有了这么多的潜在后代,就没必要对卵子挑三拣四;更好的策略是通通授精。卵子比精子复杂得多,制造卵子时需要投入更多的能量,因而雌性个体只能产生有限数目的卵子。卵子的数目少就意味着传递基因的机会小,这也意味着雌性个体与雄性不同,她们最好有所择择。在深层的生物学水平上,雄性和雌性各有不同的要求,不管表面上如何流露… 一方是小精子,一方是大卵子… 一方要数量,一方要质量。[PBS电视台的「进化论」系列第五集]

几乎与此同时,节目中显示一男一女在单子下面,很可能赤裸,没有显示太多,沉溺于性前戏之中,然后是一系列的动物交配镜头。该节目真是给小学生看的吗?

然后该节目解释雄性动物在求偶过程中的竞争及华丽的性炫耀,同时显示雌性行使选择权。据说女性选择权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时常被否认(尽管一位女性领袖统治了这个国家60多年)。

然而节目又将镜头转到巴拿马,讲一种角色反转的鸟。据说由于鳄鱼吃掉了太多的雏鸟,雌鸟将卵交给公鸟看管,然后赏试多次繁殖。雌鸟守护巢穴,杀死其他雌鸟的幼雏,毁坏遗留下的卵。解说员这样讲:

「所以现在雌性反而重视数量胜过重视质量。现在是雌性为争夺配偶而打架。随着时间的推移,雌鸟就出现了雄性的特性… 这就是进化对性别的启示:雄性与雌性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很大程度上,角色取决与哪个性别竞逐配偶,那个性别抚育幼仔。[PBS电视台的「进化论」系列第五集]

但是之前提到,是精子与卵子的相对大小及速度,导致了雄性竞争,雌性在下一代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并导致两性之间其他的行为差异。而现在竞争和在幼雏上的投入不再是效果,反而成了原因,颠覆了由于性细胞差异而形成的不同角色。这实际上表明,进化论作为一个解释框架实在是太灵活,其倡导者可以拿它来解释相互矛盾的现实,所需要的只是足够的想像力,去编造一些似是而非的故事。

与该系列片的其余产品类似,第五集的目的就是让观众相信,进化论能够解释性的由来。如果这真是一部严谨的纪录片,它就不会屏蔽反对这种观点的证据。事实上,进化论者对于性是怎样进化而成的,是毫无头绪。即使是无神论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也这样说:

「我也这样说过,好基因由于性的存在而得益,坏基因由于没有性而得益,但这根本没有解释性为何存在。关于性存在的原因有很多理论,但没有一个是令人信服的… 可能有一日,我会鼓足勇气去处理这个问题,为性的起始写一整本书。」2

PBS自以为是的表态,也与持进化论观点的月刋《科学》(Science)相牴触「性怎样開始及性为何兴旺起来至今仍然是个谜。」3

 

性的选择

 

达尔文最有名的论点就是,自然选择是进化背后的驱动力。但他意识到这不能解释一些貌似累赘的特征,如孔雀的尾翎。所以达尔文创造出另一个说法叫做性的选择,认为异性的选择在决定谁的基因能够传递下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后来性的选择被用来解释人脑的进化。

创造论者并不否认自然选择或性选择。例如,我们认为,人类最初只有一个群体,因为巴别塔事件而分离,经自然选择及性选择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种。 4

不同的是创造论者认为选择只能作用于预先存在的遗传信息。进化论者相信基因突变能提供可供选择的新信息。但是已知的突变从来没有增加遗传信息,假如突变/选择真的足以解释「从粘汤变成人」的进化,今天这方面的事例应该比比皆是。 5

 

黑猩猩与倭黑猩猩

 

普通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或侏儒黑猩猩)可以杂交,​​所以按照圣经它们是同一类。它们同属一个物种,但有时被分成两个亚种。虽然它们看起来相似,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吃相似的食物,但行为却不同。

黑猩猩暴躁,倭黑猩猩平和。这一集节目拍摄的是圣地牙哥野生动物公园,展现倭黑猩猩之间有「各种想像得到的娱乐性交配」方式,有异性的,有同性的,滔滔不绝的解说词值得让睾酮超高的青春期男生去欣赏一番。

那么,它们的行为是如何解释的呢?据说是由于倭黑猩猩「雌性团结:它们能结成联盟,共同支配雄性」;而普通黑猩猩中雄性欺负雌性。那又怎样解释雌性团结? 「觅食生态上一个相对简单的变化造成了社会行为上的巨大反差。」雌性倭黑猩猩在地面觅食,所以社交互动机会较多。雌性普通黑猩猩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大猩猩在地面上觅食,所以它们必须在果树上觅食。据说两百万年前一次干旱杀死了大猩猩,使一个黑猩猩群体得到了在地面上觅食的机会并进化成了倭黑猩猩。这个节目说:真可惜,我们没有类似的历史,没能进化成「一个完全不同的、更和平的、少暴力的、爱好性活动的物种。」

一如既往,我们不应该指望这个故事会有真正的证据。从现有的证据中不可能得出因果关系。换句话说,我们怎能证明这不是反过来发展的?就是说,是不是因为雌性团结导致了地面觅食的行为?甚至是不是由于大猩猩入侵导致倭黑猩猩退化成了黑猩猩?

 

性道德与进化心理学

 

雌性可能渴望雄性有最好的基因,以确保她的下一代是「最适应者」。但她保障后代生存最好的的策略,就是找一位雄性,常在附近并帮她照顾幼仔。雄性最好的策略,就是确保下一代来自于他,所以一夫一妻制带来选择的优势。

但是,进化中的其他因素威胁着一夫一妻制。例如鸣鸟是一夫一妻制的,但雌性鸣鸟有时会贪恋另一个具有更强基因的雄性。但这是有风险的,如果「丈夫」发现,可能会杀死下一代。

这些来自动物的概念应用于人,形成了一门新学科——进化心理学。在PBS的节目中,杰弗里.米勒(Geoffrey Miller)宣称我们的大脑有太多不为生存所需的「奢华」功能,不可能是经自然选择而来。他宣称:「这不是神(的创造),而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性选择——「在求偶过程中,在选择性伴侣时,注重头脑和行为」,我们的头脑就是这样成型的。艺术、音乐和幽默发挥着孔雀尾巴的功能。

据说这是根据对人类两性吸引的测试而得出的。男人喜欢嘴唇丰满的女性面庞,表示雌激素高;男人还喜欢女性中显示睾丸酮低的面部特征。两者都是生育指标。怎么雄性现在又有所选择了?不是精子体积小活动快吗?这再一次说明,进化论无论如何都有解释,其实这等于什么也不解释。

寻找一时浪漫的女人或在排卵期的女人,更喜欢阳刚的面孔,表示基因好。但在长远关系中她们更喜欢女性化「温柔」的男性,因为他们更可能协助她照顾子女。然而外表是靠不住的。我们也怀疑不同种族的面孔被选择的机率有多少,虽然所谓的异族通婚对下一代的基因并没有害处。 6

虽然有个一带而过的声明,说进化心理学在进化论学者中间也有争议,但该节目对米勒的观点未加评判,更未质疑。《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期刋中对他的书《交配的心理》(The Mating Mind)有一篇评论,其中写道:

对这些观点如何才能做出实际检验?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协作努力,进化心理学就会停留在娱乐的领域,而非真正的科学。 7

一位持进化论观点的古人类学领袖伊恩.塔特索尔米勒(Ian Tattersall),也同样挖苦米勒的书:

到头来,我们看到的是讲故事者的艺术作品,而不是科学。 8

 

为什么会有一集讲性?

 

为什么进化论者对于他们的信仰体系如此地热血沸腾,为了把它强加于公众而不惜成百万美元地花钱,去制作PBS「进化论」系列?看看这一集就明白。好像那些为性道德上的毫无顾忌寻找理由的人一手操纵了这一集的制作。人类已经被描绘成一种先进的猿类,而性不过是一个传播基因的工具,这一集节目对所谓的人类「近亲」——倭黑猩猩随随便便的异性/同性「浪漫」不惜浓墨重彩,并宣传这与优越、和平的生活方式相关联,其背后的用心已经昭然若揭。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L. Margulis and D. Sagan, What Is Sex? (New York, NY: Simon and Schuster, 1997), p. 121.
  2. R. Dawkins, Climbing Mt. Improbable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England: Penguin Books Ltd., 1997), p. 75.
  3. B. Wuethrich, Why Sex? Putting the Theory to the Test, Science 281:1980–1982, 1998.
  4. 有关人类「种族」的问题,详见 C. Wieland, One Human Family: The Bible, science, race and culture (Creation Book Publishers, 2011).
  5. 注意即使发现了一个这样的突变,进化论者还需要发现几百个,才能为他们的理论找到急需的实际证据。又见 L. Spetner, Not by Chance (New York, NY: Judaica Press, 1999); also see Carl Wieland, CMI's views on the intelligent design movement, 30 August 2002.
  6. K. Ham, Inter-racial marriage: is it biblical? Creation 21(3):22–25, June–August 1999.
  7. T. Birkhead, Strictly for the Birds, review of The Mating Mind by Geoffrey Miller, New Scientist, p. 48–49, 13 May 2000.
  8. I. Tattersall, Whatever Turns You On. Review of The Mating Mind by Geoffrey Miller,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11 June 2000.

(本文的斯洛伐克语)